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8日电 (唐倩)“《甪端》这部剧的故事和四川有着不解之缘,这也是我们再度回到成都演出的原因。”8日,据《甪端》联合出品人钟碧珍介绍称,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《甪端》将于12月2日-3日再次回到成都,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为成都观众献上精妙绝伦的演出。
据悉,《甪端》以故宫瑞兽“甪端”为原型创作,借“甪端”之口,讲述了一段让人难忘的历史故事情节。1933年,为防日寇劫掠,故宫博物院约1.3万箱文物精品展开了漫长的迁徙,时延十余年,地迤数万里,辗转颠沛。1937年“七七事变”爆发后,南迁文物兵分三路:继续撤向西南大后方,其中,四川境内(今)的路线,途径广元、成都、彭山,峨眉、乐山、宜宾,荣县、内江,最后抵达重庆。
“希望四川的观众们能通过这部剧了解故宫的同时,还能加深对与四川文物保护史的认知。”钟碧珍称。
《甪端》于2022年9月在中央歌剧院成功首演,其后又登上了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,并在元宵佳节之际登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。今年3月起,《甪端》跨越山海,开启全国巡演,上海、重庆、广州、深圳,安徽、厦门、成都……在近百场演出中,《甪端》以戏剧艺术、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,给各地家长和孩子们带来审美的饕餮盛宴,观剧口碑极佳。
此次再度登录蓉城是备受观众期盼。“《甪端》给孩子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太浪漫了,中国的文物,需要典守者们子子孙孙传承守护。这样一部既普及历史知识,又让中国人有民族自豪感的儿童剧太爱了!”9月曾看过《甪端》成都首演的家长吴女士表示。
《甪端》通过一系列珍贵文物与小朋友高小端之间的奇妙相遇,展现古老文明与现代意识的对话。在其多样的场景变幻中,舞台上的梁柱不再只是静态的支撑,而是通过舞蹈和肢体语言展现出生动的灵性。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,观众仿佛穿越时空,与故宫的历史与文化相交融。而在梁柱之间,生命时间短暂而绚烂的美丽的故宫小蝴蝶的翩翩起舞,把这殿宇之下的意境推到了极致。
舞台上,光与影、虚与实相互交错,几根梁柱勾勒出故宫的庄严宫宇和壮丽景象,加上精彩纷呈的剧情和演绎,让观众不得不被舞台上鲜活的角色、有趣的表演、动听的音乐、绚丽的光影深深地吸引着,陷入梁柱构造起的神秘故宫世界里。
正如曾看过《甪端》成都首演的家长吴女士所说,“在舞台上感受到从没见过的故宫之美,孩子在欢乐中学到了校园里难以学到的知识,家长也被一代代‘典守者’的故事深深打动,一部剧让全家人都收获满满。”
作为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,《甪端》以科技和写意相融合的方式,成为了孩子们走进故宫、了解传统文化的门户。剧中时时响起的台词“子子孙孙永宝用”,是青铜器上常见的铭文,寓意器物永世流传,后世子孙也一如既往地铭记和珍爱祖先的功德与荣耀,这正是《甪端》的文化内核,不仅让孩子们,更让家长们思考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。(完)